新闻公告

News

首页 · 新闻公告 · 北邮要闻 · 正文

白日梦我11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

发布时间 : 2023-12-01 19:40 出处 : 科学技术研究院

11月30日,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,白日梦我共有11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,其中特等奖1项,一等奖3项,二等奖4项,三等奖3项。白日梦我作为牵头完成单位,刘韵洁院士、黄韬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“服务定制网络架构、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”荣获全国唯一特等奖。

图:刘韵洁院士代表团队在典礼现场接受颁奖

图:许文俊教授(右七)代表团队在典礼现场接受颁奖

图:何元副教授(左七)代表团队在典礼现场接受颁奖

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通信学会设立,面向全国信息通信科研、教育、生产、建设和服务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以精神鼓励为主的激励机制,其奖励对象是对推动我国信息通信技术进步、提高信息通信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。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范围是信息通信领域基础理论、决策科学、科研开发、工程应用和科普教育等方面的优秀成果。

特等奖获奖项目(主持完成)

刘韵洁院士、黄韬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“服务定制网络架构、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”荣获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(科技进步类)特等奖。

图:项目第一完成人刘韵洁院士指导团队成员科研

该项目面向互联网下半场生产型业务、数字经济、东数西算战略等对网络提出的差异性服务、确定性服务等需求挑战,围绕新型网络架构设计在网络数据平面如何突破从“封闭僵化不确定”到“开放弹性可预期”新型网络承载技术,网络控制平面如何实现当前广域网络由“可管不可控”向“全网可管控”的目标转变,网络服务平面如何实现从“以网络为中心”到“以应用为中心”转变的三大难点挑战问题,在国际上率先原创性提出服务定制网络(SCN)新型体系架构,突破了微服务化大网级网络操作系统,解决了广域网络由“可管不可控”向“全网可管控”的目标转变难题;攻克了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与控制机制,支持大规模广域场景下带宽、时延抖动的确定性传输,实现了在分组交换机制基础上从“连通即可”到“准时精确”的目标,引领了业界技术发展趋势;突破了服务定制的算网融合核心关键技术,可跨多方算网资源,在广域范围实现应用与流量的按需调度,实现了从“以网络为中心”到“以应用为中心”的目标。最终该项目形成的服务定制网络架构、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系列创新成果,实现了网络“分钟级”按需定制、“微秒级”确定性保障、“大规模”多云交换服务等能力,积极推动了我国网络由“尽力而为”向“服务定制”的技术演进。

图:项目成果

项目成果支撑了我国信息通信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“未来网络试验设施”的设计与建设,《科技日报》报道“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全新架构构建的未来网络,可满足国家下一代互联网、网络空间安全、天地一体化网络等需求,获得超前产业5-10年的创新成果”,《新华日报》报道“是推动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‘国之重器’”。项目成果已在运营商网络、工业互联网、卫星互联网、专用网络等多个场景实现了落地与规模应用,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
图:项目部分成果入选“科创中国”先导技术榜单

一等奖获奖项目(主持完成)

许文俊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“高速高机动环境下敏捷适变传输关键技术及应用”项目成果获得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(技术发明类)一等奖。

二等奖获奖项目(主持完成)

何元副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“无人机智能探测与广域实时传输技术”成果获得202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(科技进步类)二等奖。

参与完成获奖项目

复杂高速移动场景下车联网信道建模与传输理论(第二完成人:马楠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
多域协同高效移动通信核心技术及应用(第二完成人:许晓东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。

面向5G蜂窝系统的空地同频覆盖方法、技术和应用(第二完成人:张洪铭副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空天车地复杂场景的光电融合信号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(第五完成人:戴一堂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二等奖。

新一代云网融合平台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(第四完成人:潘恬副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云网一体效能提升与安全治理研究与应用(第四完成人:张勇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超大规模的跨域异构弹性互通云原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(第三完成人:高志鹏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
基于“联-算-管-用”四位一体的智能视频云网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(第二完成人:郭彩丽教授)荣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
我校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汇总

分享到